可没想到自己这个好儿子。把自己好不容易肃清的里励治、朝堂搞得一团乱,胤禛也是没想到在自己走后弘历竟会变成那样。
自己和皇阿玛还真是看走眼了,要知道在自己还未登基时皇阿玛就很看好自己这个“四儿子弘历”,这也是后来自己登基后,重视弘历的一部分原因,再加上剩下的几个儿子,看上去都确实不如弘历。
一时之间胤禛又想起了自己那早逝的嫡子弘辉,那孩子是真的聪慧又孝顺,如果……如果他的弘辉还在,大清绝不会这样。
想起弘辉,胤禛又想起了自己的皇后乌拉那拉氏.容音。
要知道皇后的逝世本身就是自己心里的一根刺,他当时便觉得是自己冤枉了皇后,可他是一个帝王,帝王永远不会错,就算错了他也不会承认。
那时自己刚继位没多久,朝政不稳,皇阿玛给自己留下的烂摊子实在太多。
要知道皇阿玛后期可能真的是人老了,也糊涂了,竟然任人唯亲。
而且之前还允诺官员可以向国库借钱,只要打借条就可以了,而借出去的钱一直没有还回来不说,官员还在一直再借,这简直就是一个死循环,直接导致国库空虚。
好多政令都颁布不下去,那时贪官污吏横行,自己只能使用铁血手段镇压,很多时候根本无暇顾及后宫,他那时其实也是气急了,他也知道做那事的不是皇后,可还是忍不住那样说了,却没想到皇后就那样去了。
再加上那时自己的几个兄弟还在那给自己拖后腿,其中就有老八、老九、老十和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十四阿哥,这几人蹦哒的最欢快。
自己那时将老八和老九困在了宗人府,老十流放,十四弟也让他去给皇阿玛守皇陵了。
他知道那时朝堂内外有很多人都说他冷血、不顾兄弟情谊,可没人想过那个时候,如果他不使用铁血手腕,不果断一点,那时的大清便会风雨飘摇,也许等不到外敌入侵就四分五裂了。
好不容易等自己肃清朝政,让国库充盈,自己却累死在了圆明园,不错自己就是累死的。
紧接着灵魂就开始飘荡,他看着那个败家子弘历和他的母亲钮祜禄氏,两人只知享受大肆铺张,把大清搞得一团乱,这败家子还气死了自己为他精心挑选的皇后富察氏。
胤禛眼睁睁的看着外敌入侵,大清风雨飘摇,山河国破,看着国人吸食鸦片,一片乱象,特别是后来的时候,“还出了一个慈禧太后”。那些没用的子孙居然让慈禧一个女人把持了朝政,还签订了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向外敌妥协,那时胤禛一个灵魂体都快被气吐血了。
可他也只是灵魂状态,什么也做不了,大清也只存在了300年,便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
可清朝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它的落后、它的妥协、让后来的国民承受了几百年的乱象,那时开始胤禛终于可以飘出皇宫了。
要知道胤禛一开始根本离不开紫禁城,后来胤禛也看见了外国的那些先进的技术,也知道是他们自己的短视才让一个泱泱大国固步自封,才会被外敌入侵。
果然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直到后来新中国的成立,才彻底结束了那些乱象,那个时代是真的好!人人生而平等,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而且那个时代是没有皇帝的,是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还实行了一夫一妻制,看着那些汽车、飞机、火箭、导弹,胤禛一方面觉得很惊奇,另一方面也发现科技的强大。
一夫一妻在大清是不被允许的,清朝时根本做不到如此,就连普通人家稍微有钱的都会纳小妾,后来胤禛也从史书上了解到,纵观历朝历代,清朝女子的地位,绝对是历朝以来最低下的。
胤禛同时也对那个时代是向往的,要知道,他虽然生在皇家是皇子,可是从来没有享受过多少亲情。一辈子都在算计筹谋中度过,他看着后世的人一夫一妻几子,那样平平淡淡的生活,说实话胤禛是向往的。
如果自己只有福晋一人,只有弘辉一个孩子…………可胤禛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哪怕他重生回到现在,也绝不可能。
可胤禛不知道,后世的那些观念确实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一粒种子,只待有一天破壳而出,长成一株参天大树。
后来胤禛又飘荡去了许多地方,他那时心里想着如果重来一次,自己绝不会让大清走到那个地步,他要带着大清走出去,走向世界。
绝不会再给其他国家侵入他们国家的机会,自己就被一阵强烈的白光给吸了进去。
一开始胤禛也只以为是时间到了,自己灵魂该消散了,可没想到自己一睁眼,居然又回到了“紫禁城”,回到了阿哥所,他不知道眼前的一切和自己经历的那些,那些是梦境,那些是现实。
或许那些是真实发生过的,又或许自己现在所处的只是一个平行世界,但既然自己有先知,便会去改变那一切。
他这一生如果说最对不起的人,大概就是他的嫡子弘辉和他的皇后乌拉那拉氏.容音了吧!
胤禛不知道皇后去世的时候心里是否恨他,他当时只是气急了,说的都是胡言乱语。
他那时也不知道言语可以杀人于无形,他连皇后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那个女人从十三岁开始就陪伴着他,自从弘辉去世以后,胤禛就知道福晋的身体不是很好,可胤禛作为一家之主,他不仅仅是一个父亲,他还是大清朝皇子。
福晋以为弘辉去世他不伤心,其实他心里也是伤心的,可他的伤心并不会让旁人看到。
那时,那人腹中也怀有他的孩子,他也没办法过多惩罚,要知道那时府中的孩子太少了。
他为了争夺那个位置,才忍了下来。对那人也只是小惩大诫,他自以为的惩罚,在福晋那里根本就不能接受,其实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所以后来胤禛无颜再面对福晋,他是愧疚的。
他是在意弘辉的,那是他的第一个孩子,还是嫡子,要知道,满人虽不如汉人那般在意嫡庶之分,可自清朝入关以后,虽说“满汉一家”,但更多的是满人效仿汉人的制度,也开始注重嫡庶之分,他怎么可能不在乎自己唯一的嫡子。
他们从那时开始心中便有隔阂,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向福晋解释,后来他也想弥补福晋,可福晋根本就不接受。福晋似乎什么也不在乎了,那个时候自己大概是年轻气盛吧!后来自己也烦了,夫妻之间也慢慢的开始疏远,虽然福晋还是替自己打理好后院,让自己无后顾之忧,他是敬重福晋的,可也只剩下“敬重”。
他也从没有想过一个无宠无子的皇后,在深宫中活得有多艰难。
对福晋有爱吗?是没有的,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相敬如宾。
自从顺治帝时因为董鄂妃……皇家便很忌讳独宠,这在皇阿玛那里也是犯忌讳的,他们那时所有的皇子都引以为戒。当时胤禛也是这样认为的。
重来一世,胤禛大概也没想到自己会栽在福晋身上,甚至把容音看得与他的江山同等重要。毕竟他一开始也只是想着补偿福晋,可不知什么时候入了心、动了情。
那时胤禛总以为福晋会走出来,可后来福晋除了替自己管理好后院,其他的事情她都漠不关心,一心只会礼佛。
后来那些所谓的证据都指向皇后,其实那时他心里是有点怀疑皇后的,可更多的是不敢相信皇后会那样做,才会气急说了那些话,可没想到皇后会气急攻心,就那样薨逝了。
后来也查出来了,事情根本不是皇后做的,只是有人想要皇后那个位置,才会设计陷害皇后。拿到证据的时候,胤禛在乾清宫枯坐了一夜,没人知道那时他在想什么。
他确实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可从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夫君,他没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也没保护好自己的妻子。
这一世他会护好弘辉,不会让他像上一世那样早早夭折,自己现在还在皇宫做什么事情也不方便,要知道皇阿玛的暗卫,可是遍布整个皇宫,包括各宫府里都有,他也是因为多活了一世才知道的。
一切要等大婚后出宫建府再做打算。这次他依然想要那个位置,但会更好的筹谋。想着也没叫苏培盛进来服侍,自己穿好了衣服向外走去。
弄清楚现在是什么时候,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时候还在上书房,皇子都要等大婚后才能进入朝堂,要知道这时大哥、太子和三哥已经入了朝堂参政了。
苏培盛……
苏培盛抬头看着主子爷,他总觉得今天的主子爷格外不同,哪里不同他也说不出来,好像气势可能更足了,就像见到了康熙爷一样,脑中突然冒出的这个念头,把苏培盛吓了一跳,自己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可苏培盛不知道的事,他面前的这个人本来就是未来的帝王,加上㣧禛的魂魄又在后世经历了那么多年,气势更加逼人。
这也还是胤禛收敛了的缘故,要不然苏培盛可能一见到胤禛就会忍不住跪下来。
“现在带上东西,跟爷一起去上书房。”
苏培盛也不敢多说,整理好东西就跟在四阿哥后面,一起去了上书房。
“今天爷还有什么安排吗?边走胤禛边不动声色的问苏培盛。”
“爷您忘了吗?您今天不是说下了上书房以后,要去陪佟娘娘用膳吗?”
也不知今天四爷是怎么了?苏培盛总感觉自家爷奇奇怪怪的。如果胤禛知道苏培盛心里的想法,他一定会更加小心。
胤禛也是这时候才想起来……这个时候佟额娘还在,而且这个时候佟额娘应该还怀着孕,不久后生下一位公主,可佟额娘的身体本来就不好,是不能受孕的。可佟额娘太想要一个孩子了,公主生下后一月就夭折了,佟额娘紧接着也跟着去了。
自己的生母这个时候已经是“德妃”,要知道他的生母乌雅氏之前只是佟额娘身边的一个宫女,佟额娘也是为了固宠才将她献给康熙爷的。
另一方面也想让乌雅氏生下一个孩子,自己好抱养,毕竟乌雅氏的地位太低,是不可能让她自己教养孩子的。
后来自己才刚出生,皇阿玛就将自己抱养给了佟额娘,他还记得自己之前是不知道自己不是佟额娘的亲子的,直到他三岁的时候,德妃找过来告诉自己,自己才知道原来自己不是佟额娘的亲子。
从那开始,自己便夹在两个额娘之间,他也知道佟额娘不喜自己见乌雅氏。
上一世德妃对自己好吗?胤禛也说不出来好与坏,要说乌雅氏对自己不好吧!也不是很差,可他知道自己在她心里的地位是远不如是十四弟的。
胤禛其实心里也明白,自己被乌雅氏送给佟额娘以后就注定了他们母子之间有隔阂,后来佟额娘去世后,自己又被给送还到了德妃身边,可自己本身也不是在德妃身边长大的,那时他感觉德妃应该对自己是爱恨交织的吧!
一方面觉得对不起自己,把自己送给了别人抚养。而另一方面她又是因为把自己送给佟额娘才升的位份?
胤禛记得在佟贵妃去世后,自己一度在宫中地位很尴尬。
自己虽被记在了佟贵妃名下,可并没有上玉碟。佟贵妃死后,皇阿玛封了佟额娘为皇后,自己算起来也算是中宫嫡子。可自己到底不是佟额娘亲生的,死后又被皇阿玛送还了德妃处,后来可能皇阿玛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尴尬,对自己也看重了几分,自己那时在皇阿玛心中的地位是仅次于太子。
因为皇阿玛的缘故,自己那时和太子二哥的关系还是很好的,自己那时跟在太子后面,一度被人认为是属于太子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