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美文同人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文化教育

发表时间: 2023-08-07
语言文字我国的语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共有80种以上语言,约30种文字。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我国除占总人口%的汉族使用汉语外,有些少数民族也转用或兼用汉语。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我国的文字文字是人类用来交际的符号系统,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形式。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从古文字逐渐演变而来。从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资料——商代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3000年的历史。因为甲骨文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所以可以推断,汉字的产生一定远在3000年以前。汉字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甲骨文到小篆是一个阶段,秦汉时期的隶书以后是另外一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属于古文字范畴,后一个阶段属于近代文字范畴。总体来说,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汉字在字形上没有太大变化。虽然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文字,但在正式场合一般都使用汉字。[暂时不用]标点符号的由来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文字时,并没有同时发明标点符号。读文章的人要自己断句,因而常文意不明,产生歧义和误解。到了汉代,人们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可停的一段为“读”。宋朝时,有人把文章加圈加点,叫做“标点”。明朝时,开始在版上刻上“句”、“读”等符号。1920年,中国的知识界设计出12种新式标点符号,形成了中国的标点符号系统。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被公布,即将原有的12种标点符号扩充为14种,并对标点符号的名称、形状、用法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从此,标点符号开始广泛使用。今天,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汉语拼音的由来古代没有拼音,人们就使用反切,即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而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方式。明朝时,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这也为民国年间的政府制定“注音符号”奠定了基础。而“注音符号”是现在台湾依然使用的拼音。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制定了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使汉语拼音成为联合国承认的拼音工具。七大方言我国七大方言区主要根据语音来划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被大部分北方人民使用;吴方言是以苏州话和上海话为代表,流行于江浙一带;湘方言是以长沙话为代表,主要是湖南人民使用;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客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各地;粤方言以香港话为代表,主要在广东珠三角区及港澳地区被使用;闽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和台湾大部分地区。歇后语的由来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2个部分构成,前一半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一半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一半,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歇后语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中的“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集诙谐幽默于一体,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谚语的由来谚语一般通过现象来表明深刻的道理。当人们把生活的体悟概括成一句话的同时,更多的人对此产生了共鸣。于是,人们就把它保留下来经常使用,并称其为“谚语”。它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在我国流传甚广。我国悠久的历史为谚语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它多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是带有一定生活寓意的艺术语句。《文心雕龙·书记篇》记载的“惟忧用志”,就是我国文字记录下来的最早的谚语之一。而今的谚语多半是名人名言。俗语的由来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俗语”被普遍用作语言学中的术语;“常言”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则有口语的气息。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但俗语也有自己的特点。它指约定俗成并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其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密切关系。俗语主要在劳动人民口语中流传,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成语的由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多数由4个字组成。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惯用语。它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丰富的历史精华,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军事、文化、民间习俗、道德风尚和理想志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普通话的由来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民族的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等。虽然它们名称不同,但内容基本是一样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在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经研究确定了现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开始被广泛应用。汉字有多少个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根据古代字书和词书的记载,汉代杨雄著《训纂篇》收5340字,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收9353字,三国张揖著《广雅》收18151字,晋代吕忱著《字林》收12824字,梁代顾野王著《玉篇》收16917字,宋代司马光等著《类篇》收31000余字,异体字21000多个;明代张自烈著《正字通》收33440字,清代张玉书等著《康熙字典》收47035字,现代《汉语大字典》收54678字。汉字由竖写改横写汉字由竖写改横写的建议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最早提出的。《新青年》1917年3卷3期刊载了钱玄同的公开信,信中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观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有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写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到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也表示赞同。以后,钱玄同又在《新青年》连续发表四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随着新文化运动的逐渐兴起,汉字改横写渐渐为国人接受,一直延续至今。汉字的演变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的演变过程。甲骨文是契刻在甲骨上的一种古老文字,它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金文是指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小篆应运而生;隶书是对小篆字体的进一步减省,到了汉代,隶书取代了小篆;楷书形成于东汉末年,成熟于唐代;草书产生于汉代,是楷书的变体,是汉字速写的一种字体,后来演化为一种书法艺术;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也起源于汉代;后来因印刷业兴起的需要,而产生了宋体,后世的书籍多采用此种字体。甲骨文的由来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汉字形态,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最早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城西北的小屯村,这里曾是殷商的都城。它所记载的多是当时统治者在祭祀、征战、打猎时占卜日期、事件及其结果等相关内容,因此甲骨文又被称为“殷墟卜辞”或“甲骨卜辞”。清末担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是最早发现和确认甲骨文的人,王氏死后,他收藏的甲骨片传给了刘铁云(即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字铁云)。刘铁云经过进一步整理、收集,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云藏龟》。收集资料最全面、最丰富的是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收甲骨4万多片。宋体字的由来宋体字是印刷字体中最常用的一种字体,创始人是宋代人秦桧。他是状元出身,博学多才,在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综合前人书法的长处,独自创立了宋体字。按理来说,应该叫秦体字才对,由于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争中,是投降派代表人物,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父子,成为千古罪人,人们痛恨他,所以把他创始的字体命名为宋体字。?隶书的由来隶书也称佐书、史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隶书有两种:秦隶和汉隶。隶书始创于秦朝,普遍使用于汉、魏。相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犯人),因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用篆书写字很麻烦,就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字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使用,所以把这种书体称为隶书。也有人认为,隶书也是靠许多人日积月累共同创造的,程邈做的大概是整理工作。隶书的产生,与后来的楷书、草书的产生一样,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变革。楷书的由来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成熟于魏晋,全盛于隋唐。它吸收隶书结构匀称明晰的优点,把隶书形体的扁平改为方正,把隶书笔画的波折改为平直,书写时更为方便,沿用至今。魏晋时的楷书,离篆隶不远,形体古朴自然,但没有严谨的法度约束。隋代以后,楷书注意法度,结构整齐、方正,书法家层出不穷,以颜真卿、柳公权等人成就最高。宋元明清的书法家都以唐朝以前楷书为规范,近当代学者更是如此。六书是什么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象形是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指事是指在象形字或一些抽象符号上加上一些提示符号而创造出新字的造字法;会意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并成一个字,并把它们的含义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字;转注就是指在同一个部首内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汉字可以互相理解;假借就是指对某一新概念,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其意义。历史一词的由来“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以及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事迹。“历史”一词在古代只称“史”,记载史的人称史官,当时的史官,除记录统治者办的事外,对于天文、地理、人事、灾祸也加以记录,可见古代的“史”的范围比现在更为广泛。“历史”这一名称出现于近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学堂里最初开设“史学”课,第二年改名为“历史”。也有人考证说“历史”是外来词,因为日本人早已称“史”为“历史”了。语文一词的由来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有一门功课叫“国文”,教的是文言文。“五四”以后,白话文兴起,“国文”改称“国语”,提倡白话文教学。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中止。1949年6月,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此致敬礼是什么意思人们在写信时,经常在末尾写“此致”,另一行写“敬礼”,这已成为固定的格式。“敬礼”表示对人的尊敬,“此致”的“此”不是指后面的“敬礼”,而是指前面所写的内容。写回信,末尾用“此复”;发通知,末尾用“此通知”等等都是结束语。“此”字在于概括全文,了结全篇;“致”指“尽”或“达”,“此致”二字连用,意思是上面的话说完了,它是信的结尾词,而不是“敬礼”的动词,两者不存在任何关系。这种形式最早出现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后被人们广泛采用。什么是社稷“社稷”是一个特指名词,国家的象征。社,古代指土地之神。稷,指能生长五谷的土地之神,就是农业之神。“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代表国家。“社稷之忧”、“社稷之患”、“社稷之危”都是指国家的忧虑、隐患、安危。这个代称一般现代白话文中已经很少用了。明镜高悬的由来古代公堂之上常挂“明镜高悬”的匾,意思是县令、知府等官员判案要公正廉明,能洞察一切而明辨是非。据晋代学者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汉王刘邦进入秦都咸阳宫内,见到了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其中一块方镜引起了他的注意,此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而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此镜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由于此镜出于秦地,当初称秦镜。但是,人们因痛恨秦代的暴政,不愿把这面宝镜与其联系在一起,于是秦镜渐渐就被称为明镜了。为什么称物件为东西“东西”一词是我们通常对一切物体的总称。因为古代通常把东西南北中与金木水火土相配,称为“五行”。有一次,宋朝理学家朱熹去会他的朋友盛温和,正巧盛提篮上街“买东西”,于是朱熹便问他:“难道不买南北?”盛温和答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金类、木类的我这个篮子就装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类、水类我这个篮子就装不得,所以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这就是为什么今天都把物件称为“东西”的原因。汉语与中文的区别“汉语”指汉族语言的简称,又称“中文”、“华文”、“华语”。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语以外,还有蒙、藏、朝鲜、维吾尔等兄弟民族的语言,通常说的汉语,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言。“中文”指中国文字的简称,它与“汉语”的区别,严格来说,“汉语”是指口讲耳听的语言,“中文”还包括阅读和书写的内容。中文的概念大,汉语的概念小,汉语是中文主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落霞孤鹜的由来落霞孤鹜出自唐代诗人王勃诗作《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意思是,雨后的天空,乌云消散,阳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野鸭一起飞翔,大雨后的江水显得异常的充盈,远远望去,江水似乎和天空连接在一起。其实,落霞孤鹜并非王勃独创,而是沿用古人的诗句。早在南北朝时,北周诗人庾信在他所写的《三月三日华林马射赋》中写下了“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的诗句。芝盖指古时一种固定在车上遮阳的曲柄凉伞,春旗指插在车上和行人手中执的彩旗。在当时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庾信描写的是一支队伍在行进时,周围奔驰的落花与车上的芝盖搅为一团,似乎互相缭飞,路旁的杨柳与路人所持的旗子相映,似乎混为一色。王勃正是把其中的落花、芝盖、杨柳、春旗四句换成了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但“落霞孤鹜”比“落花芝盖”句更高一筹,其内容和意境也不大相同,因而成了更出名的诗句。捉刀与斧正在写作中,人们往往把代被人写文章叫做“捉刀”,把请求别人修改文章叫做“斧正”。“捉刀”的典故出自于《世说新语·止客》。书中记载,匈奴使臣请见,曹操自以为形貌丑陋,便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见,自己却持刀站在床头。接见完毕,曹操叫人问匈奴使臣:“魏王这个人怎么样啊?”匈奴使臣回答道:“魏王声望好,可是床头持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啊!”后来,人们就用“捉刀”来指代人做事,尤其是代人写文章。“斧正”的典故出自于《庄子·徐无鬼》,书中说,楚国国都郢有个人在粉刷墙壁时,鼻尖上溅了一点白泥,于是他去请一位匠人削掉,只见匠人举起斧子劈将下来,恰巧削去了白泥,而那人的鼻尖丝毫没有伤着。后来,“斧正”就成了请人修改文章的代名词。什么是传奇传奇,也叫传奇文,是小说的体裁之一,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文小说,写的多是一些奇异的故事。元末明初时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范化、典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就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曲剧本的总称。现在,传奇是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地方志是什么地方志,简称方志,是记述特定时空内一个方面或各个方面情况的资料性文献。地方,方域;志,记。方志,就是对一个地方的记载、记述。一个地方、地区的记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一部完整成功的地方志应是一个地区的综合性资料书,它要求对该地区的全部已有事业、客观条件、社会状况等作如实记载。它属于史学范畴,但不是国史、正史,而是地方史。由于记载面很广,所以地方志也可称地方的百科全书。什么是演义我国古代许多历史故事题材的小说都称为演义。演义,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是指讲述道理并且加以引申的意思。书名上的演义,指古代时期由讲述史话本发展来的一类的长篇小说。在宋元时代,社会上说书的人讲述历代的兴衰和战争故事,他们根据历史故事和流传下来的典籍加以叙述和延伸,并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记录下来,在当时称为讲史话本。后来,有文人墨客将史话本演变成为文本,并且经过加工写成一种长篇小说题材的类型,称为演义。历史与演义的不同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通俗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地记录、公正客观地分析论断。演义,是根据历史故事和流传下来的典籍,加以叙述和延伸,用浅显易懂的话记录下来,成为一种小说体裁的称谓。演义小说除了给人以艺术享受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历史知识。当然,这仅就历史概貌而言,对一些具体情节,就不能信以为真了。俗语谚语胡说“胡说”原指胡人说的语言。胡人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西晋时期,因王朝腐朽,胡人趁机进军中原。尽管他们的文化比较落后,但军事力量很强。胡人主宰中原后,他们说话、办事都按自己的意愿,没有任何礼法可依,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很大的混乱。因而,汉人把胡人随便乱说的话,称之为“胡说”。后来人们用“胡说”来泛指没有根据的言论。借光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战国时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一个故事: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她就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收拾整齐,为大家安排舒适的环境。其他的姑娘就点了灯,借给她一点光。慢慢地,“借光”一词就沿用开来。现在,“借光”已经成了礼貌用语,人们把请求别人提供某种方便,或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作“借光”。马虎宋代,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有一次,他画了一张虎头马身图,有人问他:“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后来,他的大儿子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小儿子问,他说是马。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就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以为是马,准备去骑时,被老虎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以此警戒。之后,人们叫他“马虎”先生。现在,人们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年关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专食飞禽走兽,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人们都很害怕它。它每隔365天,就会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寻找食物,一般天黑出没,天亮返回山林。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每到“年”要来的这天晚上,百姓们都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于是称作“年关”。旧时,“年关”也指欠租、负债的人必须在年底清偿债务,过年像过关一样。现在,“年关”仅指每年农历的年底。敲竹杠清朝末年,鸦片走私十分严重,一些水上走私贩子把毒品密藏在竹制的船篙里。有一天,一艘藏有毒品的商船驶至码头,缉私官就带人上船检查。上船后,这位缉私官吸着长烟筒,漫不经心地走到船艄,在竹篙上敲烟灰,敲得竹篙直响。船主吓得面色大变,以为缉私官已看出了猫腻,慌忙掏出大把的银子悄悄塞给这位官员,请他关照。这位官员得到银子,便放走了这艘商船。此后,“敲竹杠”便成了讹诈财物的代名词,一直沿用下来。座右铭“座右铭”来源于《文选·崔瑗〈座右铭〉》。文中记载:东汉书法家崔瑗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他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起了大祸,后吃足了苦头,就作铭(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而今,“座右铭”成为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闭门羹“闭门羹”一词始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意思是宣城有一女子,名叫史凤。她长得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很多男子都慕名来拜访她。但是,当遇到她不愿意接见的客人时,她就叫人在门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言拒绝会客。客人见羹,就心领神会,便自动告辞了。所以,以羹待客就是拒绝会见的意思,人们便把这羹,称为史凤的“闭门羹”。故事流传下来,“闭门羹”就成了拒绝的代名词。喝墨水在北齐时期,朝廷下令:考试时,对“成绩滥劣者”要罚喝墨水,喝多少的数量是按滥劣程度而定。梁武帝时也规定:士人应试时,凡书写滥劣者要罚喝墨水一升。甚至当秀才、孝廉等再参加考试时,监考官若发现有“文理孟浪,书写滥劣”的考生,也要叫他到专设的房间里去喝一升墨水。这条法规沿袭了几个朝代,后来就不盛行了。现在,人们用喝墨水的多少来形容一个人知识的多少。两面派“两面派”是从怀庆府(今河南焦作)的“两面牌”演变而来。据说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在门板上贴上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于是,老百姓就找到一个办法:用一块薄木板,一面写上欢迎元军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标语,哪方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一次,朱元璋的义军进驻怀庆府,看见家家门口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很高兴。可是一阵狂风刮来,木牌翻转,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率军的将领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渐渐地,“两面牌”就演变为现在的“两面派”。而今,“两面派”指口是心非、没有坚定立场、善于伪装的人。纸老虎“纸老虎”原是指民间“纸糊老虎”的工艺造型。这种老虎造型常出现于元宵花灯中以及殡仪队列中的纸俑中。人们正是受这种“纸老虎”实物的启发,才创造了“纸老虎”一词。因为这种工艺造型看上去是老虎,比较凶猛,但是由于是纸做的,一捅就破。所以,现代人们常常用“纸老虎”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人。东道主“东道主”也叫“东道主人”,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春秋时期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就派烛之武劝说秦国退军,烛之武对秦穆公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国如果不灭掉郑国,而让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当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乏资财食用时,由郑国来供应,这对你也没有什么坏处。秦穆公听着有理,就因此撤军。由于郑国在秦国的东面,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把郑国称为东方道上的主人,也叫“东道主”。后来,“东道主”泛指接待或请客的人。现在,“东道主”一词用处很广,如:赛事的主办国被称为“东道主”;举办各种会议的主办方也被称作“东道主”。逐客令“逐客令”是源于李斯的《谏逐客令》。李斯当时在秦国做客卿,正好遇到一个韩国人名叫郑国,郑国以开凿河渠灌溉田地为名义,来秦国做间谍,不久身份就暴露了。于是,秦国大臣都对秦王说:“诸侯各国来投奔秦国的人,大都是由他们的国君派来游说离间罢了,恳请大王把诸侯各国的宾客一律驱逐出境。”于是,秦王就列出了驱逐的名单,李斯也在其中。他就上书了著名的《谏逐客令》,劝谏秦王收回成命。由于这篇文章言辞在理、语句恳切,被秦王所接纳,秦王就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职务。于是,这篇《谏逐客令》也名扬天下,“逐客令”也就在民间广为流传。现今,“逐客令”指主人拒绝客人留下。磨洋工最初的“磨洋工”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国旧式的房屋建筑讲究“磨砖对缝”。磨工,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1917年至1921年,美国人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此工程外观上采取中国传统的磨砖对缝、琉璃瓦顶。由于协和医院楼多层高,“磨工”工序十分浩繁。加上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和设计的,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由此,工人们就把“磨工”的工序称为“磨洋工”。后来,人们习惯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出洋相清朝光绪年间,我国对外门户开放,朝廷官员争相出国,以此显示自己的身份和荣耀,于是一股出洋风拔地而起。然而,这些出国要员,有的满腹经纶、才学横溢,有些也愚昧无知。但大多官员都因不懂国外风俗习惯和礼仪规范,在西洋闹出了不少笑话,给西方人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于是,人们就把官员们在西洋海外的不雅举止,称之为“出洋相”。现今,凡因无知或疏忽而闹得笑话,皆可称为“出洋相”。执牛耳据《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当时各国诸侯订立盟约时,必须举行“歃血为盟”的仪式。就是先将牛耳割下取血,并将牛耳放在珠盘上,由主盟者执盘,与盟者接着相继歃血,表示彼此之间有天地神灵为鉴,坚守盟约,言而有信。倘若有违约者,必将遭受神灵的惩罚,最终将像牛一样死亡,当时便称主盟者为“执牛耳”。“执牛耳”原本是一种仪式。后来,它泛指在某方面居于领导地位的人,也是“第一”的代名词。打油诗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据说唐人张打油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咏雪》中这样写道:“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此诗描写雪景,却不着一个“雪”字,淳朴自然,轻松悦人。张打油从此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穿小鞋“穿小鞋”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南唐时代,南唐后主李煜命令宫女用很长的白布缠足,把脚缠成又小又弯的月牙状,站在画有荷花的金莲台上跳舞,让自己观赏享乐。从那时候起就兴起了妇女缠脚风气,缠足脚小,就得“穿小鞋”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始于宋代,有一个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后娘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又丑又哑的有钱人,巧玉坚决不从。后来有人给巧玉介绍了个满意的秀才,后母想治治她,背地里剪了一双很小的鞋样让媒婆带给男方。巧玉出嫁那天,男方给她做的鞋怎么也穿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花轿,一气之下自尽了。后来,人们便把背后使坏点子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叫做“穿小鞋”。走后门据说,此典故出自北宋年间。相传宋哲宗(年号元佑)死后,宋徽宗继位,蔡京担任丞相。蔡京不但贪赃枉法,而且妒贤嫉能、排除异己,因此引起人们强烈的不满。一次朝廷设宴,聪明的艺人们借机在宴间演出了这样一幕:一个大官在办案,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到外地云游,因他的戒牒(僧尼出家受戒后所发的受戒证件)是元佑年间的,于是大官让他还俗;接着,一个道士丢了度牒(道士的身份证明)要求补发,因他是元佑年间出家的,大官让人立即剥下他的道袍,让他成了平民百姓。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声说:“某某给您送来一千贯钱,都是元佑年间的,怎么处置?”大官沉思了一下,悄悄说:“那就从后门搬进来吧,免得走正门被人看到。”这就是“走后门”一词的由来。这出戏抨击了那些权贵贪赃枉法的行为,人们看后都鼓掌叫好。后来,“走后门”就用来比喻以托人情、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达到某种目的。出风头“出风头”是出头露面显示自己的意思。清光绪年间,上海最繁华的地方就是四马路,马路上有座“青莲阁”,一帮游手好闲的富人及纨绔子弟通宵在“青莲阁”厮混。与“青莲阁”毗邻的有“升平楼”及“奇芳居”、“同兴居”等茶座,每天下午三四点后,这里是车水马龙、笑语嘈杂,最引人注目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风尘女子,从大马路绕黄埔滩到四马路兜圈子,当时人们把这种招摇、卖弄的行为叫做“出风头”。后来,一些赶时髦、爱虚荣的阔人及其少爷、小姐们也雇辆马车从四马路经过黄埔滩到大马路“出风头”,“出风头”一次收费一块钱。这就是“出风头”一词的由来,一直沿用至今。眼中钉“眼中钉”比喻心目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这一说法源于《新五代史·赵在礼传》。五代时,后唐有个官吏叫赵在礼,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做节度使。他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赃枉法、横行一方,对百姓残暴苛刻,而且收礼受贿,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把他是为自己眼中的钉子。后来,赵在礼被罢了官职,百姓们奔走相告,相互祝贺:“眼中拔钉,岂不乐哉!”赵在礼听到这话很恼火,就向朝廷谎报说宋州百姓挽留他,于是皇上让他继续留任宋州,后来赵在礼对百姓予以疯狂的报复。他让宋州百姓每人缴纳一千钱的“拔钉费”,否则处死。从此,“眼中钉”一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戴高帽人们通常把吹捧别人、恭维别人叫做“戴高帽”。清代著名教育家俞樾在《一笑》中记载了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笑话:有个人将去外地做官,临行前去拜见老师。老师嘱咐他说:“在外当官不易,要小心谨慎。”这人说:“没关系,我已经准备了100顶‘高帽’,逢人就送,自然无事。”老师听完很生气,就教育了他一通,这人接着又说:“天底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又有几人呢?”老师听完高兴地说:“是啊,你说的也有道理。”这人告别了老师,出来对人说:“我那100顶‘高帽’,现在就剩下99顶了!”这就是“戴高帽”一词的由来。马大哈“马大哈”是指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全无所谓、草率办事的人。“马大哈”是上世纪50年代的相声《买猴儿》中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此人马虎成性,有一次竟把“到(天津)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的通知错写成“到东北买猴五十只”。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也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就挥笔批准;“马大哈”的同事和下属又习惯盲从,问也不问纷纷出差执行任务,跑遍大半个中国去买猴子。猴子运回后,群猴出笼大闹百货公司。从此,“马大哈”一词迅速传遍中国。定心丸在古代,“定心丸”是一种军中必备之药。因为古时战争异常残暴,一场激战下来,伤员很多,战士们苦不堪言,心惊肉跳。所以,要治好战伤,首先要让心神安定下来,于是明间的医生就专门配制了用于安定心神的药丸,取名“定心丸”。明朝末年著名军事家、文学家茅元仪所辑的《武备志》中,记载一种定心丸的配方为:“木香、硼砂、焰硝、甘草、沉香、雄黄、辰砂各等份,母丁洋减半。”其治疗效果奇佳。后来,人们把“定心丸”一词用于日常生活中,把能使人思想、情绪安定下来的话或行动喻为“定心丸”。老先生“老先生”这一称呼,一般是对岁数大的有学问的人的一种尊称。这种称呼最早见于《史记·贾谊传》中记载:“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到了明朝时,把当翰林官的人称为“老先生”,虽然有的翰林官年龄不大,但仍称之为“老先生”。到了清朝,则把做相国或两司抚台的官员也统称为“老先生”。而现在,“老先生”这一称谓有了多种含义,已不只是尊称,有时还含有戏谑和讥讽的味道。破天荒古代科举制度规定,凡是考进士的人,都由地方选送成绩最好的人入京赴试。唐朝年间,荆州南部地区四五十年竟没有一个考中举人。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遣送的考生称做“天荒解”,讥笑那里几十年没考上一个举人。后来,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荆南应试的考生中有个叫刘锐的终于考中了,总算破了“天荒”。镇守荆南一代的魏国公崔弦得知刘锐考中进士,便写信表示祝贺,并赠他70万“破天荒”钱。因此,旧时文人常用“破天荒”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露马脚据传,明太祖朱元璋从小家境贫寒,年轻时与一位姓马的姑娘结了婚。由于马姑娘也出身于平民,长着一双从未缠过的大脚,这在当时是一大忌讳。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念在马氏辅佐有功,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深居后宫的马氏,常常因为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来不敢把脚伸出裙外。有一天,马氏乘坐大轿上街游玩,有胆大者悄悄观望,正巧一阵大风把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露了出来,她赶紧缩了回去,可是早已经被人看得一清二楚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这件新鲜事顿时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脚,所以叫做“露马脚”,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对不光彩或不便公开的事的暴露,都称为“露马脚”。一窝蜂人们常把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都叫做“一窝蜂”。最初“一窝蜂”是一个人的绰号。南宋建炎年间爆发了农民起义,有一支起义队伍头领名叫张迁,他的绰号叫“一窝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巴蜀记》中就曾记述道:“建炎中,张迁号‘一窝蜂’,拥兵过庙下……”这个绰号,大有揭竿蜂拥的气势。到了明朝,“一窝蜂”来比喻人多声杂的情景。吴承恩在《西游记》第28回中就曾写道:“那些小妖,一窝蜂齐拥上。”在现代汉语中,从感情色彩上说,“一窝蜂”属于贬义词组,而从修辞学角度看,“一窝蜂”又是一种比喻手法,多用来比喻人多势众,一拥而上的情势。不倒翁现在人们常常把“不倒翁”一词作为贬义词,但在古代却是褒义词。据说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卞和在荆山采得一块玉璞,曾两次将玉璞献给楚王,楚王令匠人鉴定,都说是块顽石。楚王非常生气,就让差人砍去了卞和的两只脚,卞和含冤而去。后来楚文王继位,卞和怀抱玉璞哭于荆山之下。楚文王得知后,觉得事出有因,便令人凿开这块玉璞,果然是块美玉,遂命玉匠制成玉璧,并命名为“和氏璧”。楚文王见卞和虽被砍去双脚,却仍坚持真知灼见,不胜赞道:“卞和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于是“不倒翁”一词就这样流传于后世了。铁公鸡“铁公鸡——一毛不拔”,是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表示极端吝啬。“铁公鸡”出处难以考证,但明代袁枚《子不语》卷22的《铁公鸡》却让人过目难忘:济南一富翁“性悭吝,绰号‘铁公鸡’,言一毛不拔也”。他要纳一妾,条件是“价欲至廉,貌欲至美”。没过几天,媒人带来一女,一分钱不要,只求衣食无忧。未料半年以后,富翁“启其所藏,已空矣”。原来女子是他家一旧房客,富翁嫌她“多费”而将之赶走,现在她特来报复,偷光了他的钱财,拔光了他所有的“羽毛”。白眼狼“白眼狼”是指不知感恩、忘恩负义、翻脸不认人、得了别人的恩惠或者说受益于别人却反过来还要恩将仇报的人!如:他真是个白眼狼,受了人家恩惠却不知道报恩。狼以生性凶狠著称,一直被作为凶残冷血的象征,不通人性,而在狼群中尤以长着“吊白眼”的狼最凶狠。吊白眼是指外眼角上吊,眼球黑少白多,闪着凶光。后来,就称这种狼为白眼狼。卖关子卖关子是指说书人在说长篇故事时,说到紧要关节处中止,借以吸引听众继续往下听。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关头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关子最初是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婺州(今浙江金华)屯兵的需要,出于筹措军费的目地而印造的。商人以现钱在婺州换取关子,然后到设在临安的榷货务兑换铜钱或者盐引、茶引等,有些类似于现在先付款后取货的贸易凭证,还不能算是货币。后来又发行过几次关子,和最初发行的关子性质基本上相同。卖关子的含义大概是从关子交了现钱一时还看不到现货的原意引申出来的。孺子牛“孺子牛”源自《左传·哀公六年》记载的“鲍子曰:‘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这里所说的“孺子”是齐景公的幼子——荼。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时,齐国景公非常疼爱小儿子荼。有一次,他在后宫逗荼玩耍时,竟趴在地上,口衔绳子,让荼当牛骑。荼正玩得高兴,却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下来,手中的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断了。显然,当年的“孺子牛”是指齐景公对小儿子的过分宠爱。而鲁迅先生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鲁迅先生以“孺子牛”自喻,表明自己要像老牛那样笃实忠诚,不辞辛劳,俯首听命于人民大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后来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梦见周公《后汉书·边韶传》记载:东汉时期,有位老师叫边韶,字孝先,博学多才,文学造诣很深,当时名声很大。他常常在白天闭上眼睛假睡,他的学生便私下讥笑他说:“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这话传到边韶耳里,即反唇相讥道:“我肚子肥大,因为满腹是《四书》《五经》;我昏昏欲睡,是在冥思经书之事。我睡觉时和周公(即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叫姬旦,主张以礼治邦,孔子受其影响很大)梦里相见,沉思时与孔子沟通思想。”后来,“梦见周公”被人们用来比喻白天睡大觉、做白日梦的人。三姑六婆现代汉语中,“三姑六婆”指的是社会上各式各样的市井女性。关于“三姑六婆”的由来,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当时有位叫陶宗仪的学者,他著的《辍耕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银钱,或拐带衣物。”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指一些搬弄是非、唯利是图、不务正业等恶劣形象。五花八门“五花八门”现在多比喻为事物繁多,变化莫测。而古代,“五花八门”各有所指。五花,一是金菊花,指卖茶花的女人;二是木棉花,指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三是水仙花,指酒楼上的歌女;四是火棘花,指玩杂耍的人;五是土牛花,指挑夫。八门,一是门巾,指算占卦的人;二是门皮,搭卖草药的人;三是门彩,变戏法的人;四是门挂,江湖卖艺的人;五是门平,指说书评弹的人;六是门团,指街头卖唱的人;七是门调,指搭篷扎纸的人;八是门聊,指高台唱戏的人。羊肠小道一般用“羊肠小道”来形容细窄而盘曲的险道。它出于《淮南子·兵略训》:“硖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羊肠道,发笱门,一人守隘而千人不敢过,此谓地势。”这里为什么用“羊肠”,而不用“马肠”、“牛肠”等来比喻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因为羊肠比其他动物的肠子要细长的多,马肠的长度是它身体长的12倍,牛肠的长度是他身体长的20倍,而羊肠的长度却是它身体长度的40倍,尤为曲折。所以,用“羊肠”来比喻山路狭隘崎岖是很贴切的。一毛不拔“一毛不拔”比喻一个人非常吝啬、自私。这一词最早出于《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是孟子批评杨朱的话,意思是:杨朱主张“为我”,即使只拔下他身上的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的事,他都不肯干。杨朱是战国初期的哲学家,他提倡人人都保存自己的天性,不要因外物损害自己的身心,反对儒家和墨家的政治理论思想。有一次,墨子的学生问杨朱:“如果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有利于天下人,你会去做吗?”他回答道:“一根汗毛本来就救助不了天下人。”后来他便被人们讥笑为“一毛不拔”。东床驸马“东床”一词出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找对象的故事。当时太尉郗鉴要为女儿找女婿,于是就派人去王丞相家去挑选。这个人回来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好,但是听到有人去选女婿,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吃饭的人,好像没有听到似的。”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他,这个人就是王羲之。后来,“东床”一词便成了女婿的代称。“驸马”一词本是官名,汉代就有了“驸马都尉”的官,后来皇帝的女婿常做这个官。因此,“驸马”成了皇帝女婿的专称。所以,“东床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一问三不知“一问三不知”是指问什么都不知道的意思。据《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国大夫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部将苟寅认为对敌情不了解,不能轻进,他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清溪暇笔》中解释说:“俗谓忙遽曰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可见,所谓“三不知”就是对一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局都不清楚。“一问三不知”是后来人们长期依此演变来的。贵人多忘事“贵人多忘事”意思是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这一词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二:“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台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例如,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您老是贵人多忘事,哪里还记得我们?”依样画葫芦北宋初年,翰林学士陶谷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做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时间长了,他自以为有功,便向宋太祖讨个高官做。谁知宋太祖却说:“翰林学士起草文告,无非是参照前人的旧本,其间不过换几个字句,充其量不过照葫芦画瓢而已,谈不上有什么贡献。”陶谷一气之下就作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从此以后,“依样画葫芦”就作为一句熟语,在口头或笔下流传,常用来比喻模仿别人,毫无创见。临时抱佛脚“临时抱佛脚”是一句俗语,意思是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或仓惶求救的行为。古时候,有一个死囚翻墙越狱逃跑了。第二天,官府发现犯人跑了,派出兵丁四处搜捕。那个罪犯跑了一天一夜,精疲力尽,看着追捕他的人越来越近,知道自己难以逃脱,便一头扎进一座古寺。寺里供奉着高大威严的释迦牟尼像,佛像的脚与罪犯的肩同齐。他一见佛像,心里悔恨自己当时没听佛祖的教诲,以致犯下了死罪。于是,便抱着佛像的脚大哭起来。追捕的差役被他真诚的忏悔感动了,回来转告官府,请求宽恕他的罪过,官府听后便赦免了他的死罪。这就是“临时抱佛脚”的由来。树倒猢狲散宋高宗时有个侍郎叫曹咏,他善于逢迎拍马,深得奸相秦桧的欢心,当了朝中的大官。当官后,有很多人来巴结他,曹咏非常得意。唯一让他感到气恼的是,他的大舅子厉德新却从不向他献殷勤。厉德新头脑清醒,不肯与他同流合污。后来,秦桧死了,那些依附秦桧的家伙一个个倒台了,曹咏也被贬到了新州,厉德新得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就写了一篇题为《树倒猢狲散》的诗赋寄给曹咏。文中写道:“如今大树一倒,猢狲四散,于国于家,真是可嘉可贺。”曹咏收到信后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文中将秦桧比作一棵大树,把曹咏等人比作树上的猴子,揭露了曹咏这种人依靠秦桧这棵大树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丑恶行径。后来,人们就用“树倒猢狲散”来比喻有权势的人一旦倒台,依附他的人便纷纷散伙。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是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办了个学馆,学馆里面有一棵桃树和一棵李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这两棵树下拜师。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后来,这些学生先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树。子质后来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桃李”代称学生,学生多就是“桃李满天下”。青睐与白眼“青睐”与“白眼”是两个意思相对的词语。“青睐”是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喜爱或重视,“白眼”则表示轻视或憎恶,是看不起人的一种表情。据说,魏晋交替时期,有位著名诗人叫阮籍,他会使“青白眼”。对志同道合的人,他用青眼相待;对不喜欢的人就用白眼相待。阮籍母亲去世时,稽喜(在朝为官,也就是阮籍眼中厌恶的礼法之士)去吊丧,他以“白眼”相对,稽喜灰溜溜地走了;稽喜的弟弟嵇康带着酒和琴来吊丧了,他便用“青眼”相迎。后来,人们便用“白眼”表示对人的厌恶,用“青眼”表示对别人的欢迎和赞赏。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里的“泰山”并是五岳之首的泰山。故事是这样的: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手艺高明,招了很多徒弟,其中一个叫泰山。由于他总是别出心裁,惹怒了鲁班,被撵出了“班门”。有一天,鲁班在集市上看见有人在卖精巧的家具,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家具就是泰山所制。于是,他感慨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现在,“有眼不识泰山”一语,被人们用来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百闻不如一见“百闻不如一见”说的是听别人说多少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赵充国传》:西汉宣帝时期,羌人入侵,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询问群臣谁愿领兵前去拒敌。76岁的老将赵充国自告奋勇请求前往。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准确估计,还是让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吧!”赵充国到了西羌,先认真了解情况,又采取了分化瓦解的办法,团结了大多数西羌人,终于使西羌安定下来。后来“百闻不如一见”成了一句谚语,一直沿用至今。恭敬不如从命“恭敬不如从命”是一句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清朝官员杜文澜《古谣谚》中记载:有一位媳妇,很懂礼,也很能干,却总得不到婆婆的称赞。有一年冬天,婆婆对儿媳妇说:“我真想马上喝到新鲜的竹笋汤。”儿媳妇感到有点意外,却爽快地说:“好吧,我尽快给您煮去。”另一位儿媳把她拉到一边问:“现在是腊月,你到哪里去找新鲜竹笋呢?”她只好说:“我答应她老人家是为了不让她生气,我也正犯愁呢!”她们的话被婆婆听到了,婆婆很感动,当时就表示不想吃新鲜笋了,以后也不再给儿媳出难题了。这件事传出去以后,当地就流行了一句谚话:“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头上动土”比喻得罪强有力或有权势的人,自取祸殃。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它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太岁到了哪个区域,相应地就在哪个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它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必有灾祸。这就是“太岁头上动土”的由来。无事不登三宝殿所谓“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宝。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即诸佛的教法;僧宝,即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三宝殿”即是佛教寺院中佛、法、僧的三个主要活动场所,分别是大雄宝殿、藏经楼和禅房。人们对于三宝的尊敬与敬仰,使三宝殿成为十分神圣的地方,除了祈祷、礼拜等有关的信仰活动,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入嬉戏,所以产生“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成语,用来比喻没有事情不会上门。后来,人们常用“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才到你家来”的俗话,比喻到“三宝殿”的都是有事者。解铃还须系铃人据明代瞿汝稷所编佛家禅宗语录《指月录》记载:南唐时,金陵(今江苏南京)清凉寺有一位泰钦法灯禅师,主持法眼禅师对他颇为器重。有一次,法眼禅师在讲经说法时询问:“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禅师刚巧走过来,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法眼禅师听后很高兴,当众赞扬了他。后来,人们就用“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一俗语,来比喻一件事情出了问题,必须由做此事的人自己去解决。多行不义必自毙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春秋时期,郑武公死后,由他的大儿子郑庄公继位。但是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不断扩充实力,积极进行夺取王位的准备工作。郑庄公的大臣祭仲劝郑庄公及早除掉共叔段,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坏事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就等着吧。果真,最后共叔段走投无路,被迫自杀。宰相肚里能撑船说某个人度量很大时,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相传,宋代宰相王安石娶了位名门才女姣娘为妾。婚后,王安石忙于国事,常不回家。姣娘便与家中的一个仆人偷情,事情很快传到王安石的耳朵里。一天深夜,他假称外出办事,偷偷藏在家中,听到两人正在调情。他很生气,但并没有惊动屋里的人,而是拿起一根竹竿朝树上的老鸹窝捅了几下,老鸹惊叫着飞走了,偷情的仆人闻声忙从后窗逃走。中秋节时,王安石想借饮酒赏月之机婉言相劝,便趁着酒兴说:“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姣娘一听,马上跪在丈夫面前,说:“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整一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后来,王安石拿出白银千两,让仆人与姣娘成了亲。事情传开后,人们对王安石的宽宏大量赞不绝口,“宰相肚里能撑船”便成了对王安石的千古美谈。船到桥头自然直人们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经常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意思是事先不用着急,到时候问题总可以解决,这是无可奈何时强作宽慰的一种说法。当代作家程树榛在《钢铁巨人》中写道:“俗语说,船到桥头自会直,那就到哪会说哪会话吧!”“船到桥头自然直”这种说法或多或少地阐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万事都会有转机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据说在很久以前,苏州洞庭东山住着一个姓席的富户,家里有个漂亮女儿叫盼盼。有一天,盼盼去紫金庵烧香,回来的路上发现头上的宝簪不见了,于是她父母贴出告示:凡拾得此簪者,赏白银500两。后来,有位广东客商驮着一只猿到紫金庵拜佛。猿爬到树上玩耍?,回来交给主人一支簪。客商带着宝簪来到席家,把它交给了席家主人。主人见客商长得风流倜傥,便把女儿嫁给了他。新婚之夜,客商步入洞房,一五一十地告诉新娘是如何找到簪的,还说他们的婚姻是猿撮合的。新娘听后让他把猿牵来,以谢大媒。客商说:“刚才猿偷吃厨房的东西时,我一气之下把它杀了。”新娘听后怒气满面,责骂他是个忘恩负义之人,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是有‘猿’千里来相会,无‘猿’对面不相逢。”遂将客商赶出洞房。由于“猿”和“缘”同音,后来演化成“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的《醉瓮亭记》:“醉瓮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醉翁之意不在酒”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水楼台先得月”出自宋代俞文豹《清夜录》。北宋时期,范仲淹在杭州任知府时,部下都因为得到他的赏识而获得晋升。当时有一位名叫苏麟的人,正在杭州的外乡做巡察,却没有机会得到范仲淹的推荐而闷闷不乐。有一天,苏麟写了一首诗献给范仲淹,其中两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杂物树枝的遮挡,总是先照到阳光,或是从水面见到月亮的倒影;而面向阳光的花木,也因为先受到春光的滋润而欣欣向荣。表面是写自然现象,实际寓意是:在您身边的人都得到了提拔,而我因离得远没得到重用。范仲淹明白了他的意思,便为他写了一封推举信,后来苏麟也得到了提拔。后人就以这句话,来比喻因为人或事接近环境与职务上的便利,而先得到别人所得不到的东西或利益。丁是丁,卯是卯此谚语出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43回:“我看你利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意思是: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某人对事认真,毫不含糊。无颜见江东父老据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公元前203年,项羽的楚军在一次突围中,被韩信带领的汉军逼到乌江边。乌江的亭长正划着一只小船在江边等候,他想把项羽载到江东边,但项羽说:“当初我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进,现在我怎么能一个人回去呢?就算是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说完,项羽又和剩下的士兵与汉军拼杀。最后,项羽在乌江边拔剑自杀了。现今,这句“无颜见江东父老”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的百姓。不敢越雷池一步此谚语出自于《晋书·庾亮传》:“亮并不听,而报温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东晋成帝时,庾亮任中书令首位京都建康(今南京),同时温峤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做官,加强对西境的防务。不久,历阳(今安徽和县)太守苏峻造反,发兵攻向京都。温峤得知后,立即号召将士,打算从水路进攻,护卫都城。但庾亮对苏峻估计不足,写信给温峤,说:“我担心西境的敌人更甚于苏峻叛兵,你务必留在原地,不要越过雷池(今安徽望江县雷池乡)到京都来。”这一“不越雷池一步”决策,使庾亮大败,京都失陷,之后在温峤的帮助下,终于杀掉苏峻,平定叛乱,弥补了因“无过雷池一步”战略错误而造成的损失。现在,这句谚语是指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多指保守和拘泥的举动。吃水不忘挖井人解放前,临时中央政府迁到沙洲坝(属江西省),毛泽东主席发现村民饮水困难,就召集了战士们勘探水源,开挖井水。同时,其他沙洲坝的村民也纷纷开始挖井,村民们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后来,人们在井旁立了一块碑,上面书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以示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感激之情。现今,这句谚语提醒人们在享受某种福利时,不要忘记给予我们这种福利的人们,教导人们学会感恩。天要落雨娘要